下面以某地市(該地市大約擁有30萬寬帶用戶,其中有14萬左右IPTV用戶,峰值用戶數量為20萬左右,并有3500戶專線用戶。)為實例,對虛擬交換機在IP城域網中的應用進行介紹。具體涉及到的a、b、c三個節點存在匯聚層交換機端口資源匱乏的問題,維護難度較大。現在該網絡中對虛擬交換機的引入進行嘗試,并執行以下規則:
1.本工程虛擬交換機節點的設置應與業務控制層相同;
2.對于用戶數大于6萬,且收斂比不低于40%的節點,其對虛擬交換機的引入予以優先考慮;
3.單節點對兩臺S12系列交換機進行設置,在二虛一技術的支持下,使兩臺交換機熱備得以實現;
4.原有接入業務可向新增的S12系列交換機進行逐步割接。
現階段,城域網主要以網絡設備N:1虛擬化為依托,初步構建出資源池,在網絡設備1:N虛擬化操作下,使網絡資源的再分配得以完成,同時在網絡路徑虛擬化技術的支持下,使端到端的網絡虛擬化部署得以實現。
該節點城域網虛擬交換機運行時間已超過一年,其穩定性相對較高,相較于預期效果,虛擬機網絡運行性能狀況比較理想。通過引入虛擬交換機技術,故障率得到有效控制,運維工作量也得到縮減,鏈路與端口得到充分利用,在總體投資成本上體現出了較大的優勢。與此同時,隨著后期城域網的發展,運行速度的大幅度提升也由此成為可能。
五、虛擬交換機技術應用缺陷
不可否認的是,目前虛擬交換機技術的應用依舊存在一些缺陷,需要我們對此展開深度研究,提出有效的改進對策,推動虛擬交換機技術的發展。
基于目前的現實問題,未來運營商的城域網改造可以分為三個階段:
一是網絡虛擬化,減少網絡層級,將城域網更加的扁平和簡單。
二是構建資源池,經過第一階段虛擬化,原本分散式的節點被聚攏為幾個大的網絡節點,已經具備一定的成池能力,二階段可以引入 NFV 和云計算技術,比如虛擬化防火墻、虛擬化 BRAS(寬帶接入服務器)以及虛擬化 SR 等等,逐漸實現城域網的云化和軟件化。
三是基于城域網中大 POP 節點做進一步的性能增強,比如解決原有節點收攏集中后的業務標簽不足問題,進一步引入網絡虛擬化、功能虛擬化以及動態虛擬通道技術等等,以此完善城域網中大 POP 節點的業務能力。